帕金森病防治资料网: 珍爱生命, 积极预防, 拥有健康, 告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 RSS 订阅 | Email 订阅 | QQ群: 161053702

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预防与控制 » 关于新生儿脐带血干细胞

关于新生儿脐带血干细胞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

[第1楼 PID2999] 2007-12-24 18:54 斌斌 写道:

关于新生儿脐带血干细胞

1.目前在多家医院在产前检查过程中孕妈妈都会收到有关贮藏新生儿脐带血干细胞的宣传材料。称其为孩子的生命银行等等。就上述问题请教了我院血液科专家,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现将成果向大家通报,以求能为大家的选择提供意见和帮助。首发于大宁山庄业主论坛。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脐带血干细胞:
需要明确的是脐带血是由多种细胞组成的,包括造血干/ 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HSCs/HPCs)以及多种非造血的干细胞和前体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和非限制性体干细胞(unrestricted somatic stem cells, USSCs) 等。其中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是HSCs/HPCs,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和非恶性疾病。脐带血中HSCs/HPCs 的质与量是决定其临床应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您目前贮存的细胞的使用价值同HSCs/HPCs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

根据文献报道“妈妈怀妹妹为了救姐姐”。专家认为如果孩子在出生10年以后患血液病等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的疾病,说明在其产出时脐带血内的HSCs/HPCs质量差,已经带有血液病的遗传因素。显然应用他自己的脐带血HSCs/HPCs无法对其进行治疗。所以传说中“宝宝生命银行”没有依据。
目前国际没有一例依靠自体脐带血治愈白血病的报告。试想,一个本身得了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病的患者,他出生时储存的脐带血很可能也带有血液病的遗传因子,如果他从自己的脐带血中抽取干细胞进行移植,以后复发的可能性非常大。再者,在零下196℃的液态氮中长时间保存脐带血,不能100%保证质量,其中有一部分必然要变质。

第二个问题:脐带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和历史发展:

1988 年,Broxmeyer 首先以实验证明脐带血的胎盘和脐带血有了全新的评价和认识,至今,各(umbilical cord blood, UCB) 中富含造血干细胞国学者对脐带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 。法国Gluckman 工作并取得很大成绩,在巴黎圣路易斯医院为一位患有先天性再生不良干/ 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地中海性贫血的儿童实施了世界上首例脐带血移植术取得成功。从此,人们对于一直被当成废弃物丢掉在现阶段,脐带血之所以能够应用于临床治疗。

HSCs 要具有两个基本特性:(1) 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或自我复制能力,这样可以保持干细胞数量恒定;(2) 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祖细胞及成熟血细胞的能力,这是HSCs 生命意义的体现。在数量上,CD34+ 细胞所占比例与骨髓相似,高于外周血,约占有核细胞的1%-3%。但在质量上,脐血CD34+细胞体外长期培养中的CD34+CD45+细胞明显高于骨髓,CD34+ CD38-和CD34+ CD33-细胞在脐带血中CD34+ 细胞中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骨髓,而且脐带血CD34+ CD38-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高于骨髓。此外,脐带血中HSC/HPC 的含量及增殖能力(CFU-GM, BFU-E, CFU-GEMM) 也均高于骨髓。这些可能是为什么少量脐带血(50~200 mL) 可以替代大量的骨髓来满足临床移植需要的原因。也就是现在脐带血细胞库建立的意义所在。

目前脐带血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用于异体配型的成功率比较高,用于自体移植的病例笔者未找到。

第三个问题:脐带血干细胞的发展前景:

医疗界一直呼吁建立骨髓库,但骨髓库成本高且不易维护,这些费用会转移到患者身上,因此常人很难负担得起白血病的治疗费用。就是骨髓移植成功后,也会有80%的患者要经历强烈的抗宿主反应,其中70%的人会因此而丧命。此外骨髓移植对捐献者也有一定危险,所以骨髓移植并非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 胎盘脐带血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其单位体积的含量比骨髓和外周血含量还高。由于它还含有造血基质细胞和造血刺激因子,对造血干细胞的繁殖、分化、成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能维持人体内相对恒定的血细胞数量和功能,保证机体的生命活动。脐带血干细胞是指将没有经病毒和细菌污染的脐带血,经过抗凝处理,用分离液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它经过培养后可经静脉输给病人。
应用脐带血干细胞替代骨髓移植,能成功地恢复强力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恢复再障病人的骨髓造血。脐带血可以长时间保存在医院的血库中,而且已经完成了各种检验和组织类型界定,也就更容易进行匹配且费用较低。而且由于脐带血中所含的为功能不成熟的淋巴细胞,其抗原性弱,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的抗宿主反应。在同胞兄妹中HLA配型不完全相合者也能植活,但无关供者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仍需要作HLA配型。不过如果采用脐带血治疗白血病只需匹配2-5对HLA基因就可以进行移植。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143名接受亲源或非亲源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接受亲源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只有5%出现了抗宿主反应,其中死亡率仅为1%。与外周血和骨髓相比,脐带血中含较少其他病毒,接受移植的患者受感染的机会也就更小。每收集提取一份脐带血大约花费1,500美元,保存这份脐带血每年花费95美元。因此,无论从经济适用性还是从患者的角度考虑,脐带血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脐带血还可以用来治疗许多其他疾病。假如科学家能控制胚胎干细胞的分裂过程,便可以制造不同的细胞,代替病人已坏死的细胞,例如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脑细胞和丧失功能的胰脏细胞等,还可医治脊髓损伤、肌肉萎缩、粥状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

脐带血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但这并不是说它就是完美无缺的。脐带血治疗的风险之一在于如果所收集的脐带血本身存在基因异常,那就有可能在接受移植的患者体内引发一系列病症,如先天性贫血或免疫功能缺失等。所以,在脐带血被采用之前,必须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检验脐带血样品中是否存在基因缺陷。其二是每份脐带血中所含的干细胞数量非常有限。新生儿脐带血一般有50至60毫升,含数百万个干细胞,这对幼儿或少年患者足够用,但却远远不能满足成年患者的需求。不过,如果干细胞增殖技术取得进展,这一问题也可获得解决。此外,如果冷却储存技术进一步提高,使储存时限延长,将来老年人也有可能依靠自己出生时储存的干细胞挽救生命。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通过培养发育的方法提高每份样品中干细胞的含量。

脐带血干细胞尽管存在着以上种种不足之处,但它仍是干细胞最可靠和最稳定的来源之一。随着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这些问题会逐渐迎刃而解,脐带血自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综上所述,保藏脐带血干细胞是孩子和妈妈为社会献上的一份珍贵的礼物,用于自身治疗到目前尚无依据。建立脐带血干细胞库服务社会意义远大于个体意义。
应该说:脐带血干细胞——婴儿带给人类的厚礼。
[第2楼 PID2999] 2012-08-20 19:27 Robot :

关于新生儿脐带血干细胞 相关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