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预防与控制 » 消炎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药有哪些效果比较好?
消炎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药有哪些效果比较好?
[第1楼 PID1807] 2007-06-18 10:44 asxzasxz2690 写道:
消炎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药有哪些效果比较好?
[第2楼 PID1807] 2012-08-20 19:27 Robot :
消炎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药有哪些效果比较好? 相关
[第3楼 PID1809] 2007-06-19 14:26 悠悠 写道:
消炎止痛膏能缓解痛,但还是止不了痛,用多了还要过敏;消炎止痛药用芬必得效果好,但药效一过还是痛,西药吃多了又伤肾脏,所以建议还是做物理治疗。热敷、按摩、针灸、频谱仪治疗都可以,就是要坚持才有效果。
[第4楼 PID1808] 2007-06-19 17:08 股海无边3106 写道:
消炎止痛药有哪些效果比较好?
1.贝诺酯 为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物,可减少阿司匹林的不反应,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本药疗效可靠、适应性强、毒性低,对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少。每次 0.5~1克,每日3次。
2.吲哚美辛(消炎痛,lndometh~in) 消炎、退热、止痛作用较阿司匹林强。剂量每次25毫克,每日2—3次,饭后或餐中服用。少数每周可增加25毫克,直到获得满意效果或每日最大量150毫克。超过该剂量一般不增加药物效果,却能增加不良反应。
吲哚美辛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帕金森病的病人;有精神病、癫痫史,以及对其过敏的病人、活动性或复发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则相对禁忌;小儿慎用或忌用。副作用:主要出现胃肠道疾病和消化性溃疡、头痛及其他大脑功能障碍。胃肠道疾患包括消化不良、恶心、腹痛、隐匿性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头痛为时常感觉前额跳动性疼痛,尤以醒后最甚。其他报道的大脑症状有眩晕、头昏目眩、精神错乱、抑郁、昏昏欲睡、幻觉《抽搐和晕厥。还可有角膜后沉着、视力模糊、肝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反应(皮疹、哮喘)、听力障碍、水肿(以眼睑多见)、结节性红斑和脱发等。目前吲哚美辛有普通片剂、肠溶片、胶囊、缓释胶囊、栓剂、针剂6种。据我们观察、,在作用与副作用方面,栓剂优于片剂、胶囊,胶囊又优于片剂,针剂虽能肌内注射,起效较快,但毕竟不太方便,不能常用。
3.氨糖美辛 每片含盐酸氨基葡萄糖75毫克,吲哚美辛Z5毫克。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海洋生物制剂,是硫酸软骨素的基本成分,能促进黏多糖的合成,提高关节滑液的黏性。本品能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且能缓解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蛋白多糖化合物合成的阻滞作用,从而降低消炎痛原有的毒副作用。每次1—2片,每日 2—3次。肾功能不全及孕妇禁用,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小儿慎用。
4.舒林酸(奇诺力,Sulindac) 在结构上是消炎痛一类吲哚乙酸的衍生物。它以前体—亚砜形式服用,然后在体内代谢为活性的硫化代谢产物和无活性的砜代谢产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具有可逆的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减少致炎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因为活性的硫化代谢产物在到达肾脏前已变为无活性的砜,或者在肾脏内被氧化酶转变为无活性代谢物,因此对肾脏影响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为小。另外,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同:本品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很小,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也较阿司匹林为小。本晶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也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小。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
5.布洛芬(Ibuprofen) 又称异丁苯丙酸。其消炎作用较弱、镇痛作用较强,且具有和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相似的退热效果,并且较其更持久,每次0.2—0.4克,一日3-4次。应用时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少,肝毒性反应较小。
6.芬必得 即布洛芬的缓释胶囊。虽然布洛芬具有镇痛作用较强,胃肠道副作用少,对肝毒性低等优点,但由于其半衰期短,一天需服3—4次,更由于病人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波动,会使疼痛再现,特别是在夜间更明显。芬必得则较普通剂型疗效稳定,并且药效可延长。它使药物分布在数百个微小的颗粒中,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使布洛芬能定时、定量和长时间地释放,并且加大了药物在胃肠内的覆盖面,从而减少了对胃肠的刺激每次0.3—0.6克,每日2次。
7.酮洛芬(Ketopmfen) 又称优布芬。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对于多种关节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疗效优于布洛芬,比阿司匹林强100倍,副作用低于吲哚美辛;。每次50毫克,一日3—4次。其缓释片100毫克,每日1次。
8.萘普生(Napro~en) 为中效抗炎药。经动物实验证明,其消炎作用较保泰松强,止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强。萘普生是一种酸性药物,加服碳酸氢钠能加速本品吸收;同时它在血中的浓度也高,而氢氧化铝和氧化镁则相反。用量为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服药后有少数病人出现轻度消化不良、腹部不适、胀气;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对阿哥匹林过敏者、怀孕前后、哺乳期等禁用;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Jb病者禁用。
9.吡罗昔康(Piroxicam) 又称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每日服20毫克(一片)。其特点是服药量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口服吸收快,作用时间长。副作用有头晕、浮肿、胃部不适、腹泻、胸闷等现象。有消化性溃疡史者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儿童及对本品过敏者忌用。
参考文献资料:
http://iask.sina.com.cn/b/5488911.html?SHID=1182232837.112
消炎止痛膏有哪些效果比较好
1.中医外科膏药(在祖传秘方“徐记膏药”的基础上成功研制的,
可完全治愈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疼痛。
本膏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拔毒,去腐,生肌,收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作用。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拔毒、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外科膏药网站:http://www.zhongyigaoyao.com
2.其他:具有活血化淤、舒筋通洛、祛风散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的消炎止痛膏: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千山活血膏、正红花油膏、刘宏玉膏等。
参考文献资料:
http://hi.baidu.com/qdjmzmn/blog/item/72e27decfa1f3ad12e2e2181.html
1.贝诺酯 为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物,可减少阿司匹林的不反应,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本药疗效可靠、适应性强、毒性低,对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少。每次 0.5~1克,每日3次。
2.吲哚美辛(消炎痛,lndometh~in) 消炎、退热、止痛作用较阿司匹林强。剂量每次25毫克,每日2—3次,饭后或餐中服用。少数每周可增加25毫克,直到获得满意效果或每日最大量150毫克。超过该剂量一般不增加药物效果,却能增加不良反应。
吲哚美辛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帕金森病的病人;有精神病、癫痫史,以及对其过敏的病人、活动性或复发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则相对禁忌;小儿慎用或忌用。副作用:主要出现胃肠道疾病和消化性溃疡、头痛及其他大脑功能障碍。胃肠道疾患包括消化不良、恶心、腹痛、隐匿性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头痛为时常感觉前额跳动性疼痛,尤以醒后最甚。其他报道的大脑症状有眩晕、头昏目眩、精神错乱、抑郁、昏昏欲睡、幻觉《抽搐和晕厥。还可有角膜后沉着、视力模糊、肝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反应(皮疹、哮喘)、听力障碍、水肿(以眼睑多见)、结节性红斑和脱发等。目前吲哚美辛有普通片剂、肠溶片、胶囊、缓释胶囊、栓剂、针剂6种。据我们观察、,在作用与副作用方面,栓剂优于片剂、胶囊,胶囊又优于片剂,针剂虽能肌内注射,起效较快,但毕竟不太方便,不能常用。
3.氨糖美辛 每片含盐酸氨基葡萄糖75毫克,吲哚美辛Z5毫克。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海洋生物制剂,是硫酸软骨素的基本成分,能促进黏多糖的合成,提高关节滑液的黏性。本品能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且能缓解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蛋白多糖化合物合成的阻滞作用,从而降低消炎痛原有的毒副作用。每次1—2片,每日 2—3次。肾功能不全及孕妇禁用,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小儿慎用。
4.舒林酸(奇诺力,Sulindac) 在结构上是消炎痛一类吲哚乙酸的衍生物。它以前体—亚砜形式服用,然后在体内代谢为活性的硫化代谢产物和无活性的砜代谢产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具有可逆的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减少致炎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因为活性的硫化代谢产物在到达肾脏前已变为无活性的砜,或者在肾脏内被氧化酶转变为无活性代谢物,因此对肾脏影响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为小。另外,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同:本品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很小,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也较阿司匹林为小。本晶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也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小。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
5.布洛芬(Ibuprofen) 又称异丁苯丙酸。其消炎作用较弱、镇痛作用较强,且具有和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相似的退热效果,并且较其更持久,每次0.2—0.4克,一日3-4次。应用时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少,肝毒性反应较小。
6.芬必得 即布洛芬的缓释胶囊。虽然布洛芬具有镇痛作用较强,胃肠道副作用少,对肝毒性低等优点,但由于其半衰期短,一天需服3—4次,更由于病人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波动,会使疼痛再现,特别是在夜间更明显。芬必得则较普通剂型疗效稳定,并且药效可延长。它使药物分布在数百个微小的颗粒中,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使布洛芬能定时、定量和长时间地释放,并且加大了药物在胃肠内的覆盖面,从而减少了对胃肠的刺激每次0.3—0.6克,每日2次。
7.酮洛芬(Ketopmfen) 又称优布芬。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对于多种关节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疗效优于布洛芬,比阿司匹林强100倍,副作用低于吲哚美辛;。每次50毫克,一日3—4次。其缓释片100毫克,每日1次。
8.萘普生(Napro~en) 为中效抗炎药。经动物实验证明,其消炎作用较保泰松强,止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强。萘普生是一种酸性药物,加服碳酸氢钠能加速本品吸收;同时它在血中的浓度也高,而氢氧化铝和氧化镁则相反。用量为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服药后有少数病人出现轻度消化不良、腹部不适、胀气;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对阿哥匹林过敏者、怀孕前后、哺乳期等禁用;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Jb病者禁用。
9.吡罗昔康(Piroxicam) 又称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每日服20毫克(一片)。其特点是服药量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口服吸收快,作用时间长。副作用有头晕、浮肿、胃部不适、腹泻、胸闷等现象。有消化性溃疡史者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儿童及对本品过敏者忌用。
参考文献资料:
http://iask.sina.com.cn/b/5488911.html?SHID=1182232837.112
消炎止痛膏有哪些效果比较好
1.中医外科膏药(在祖传秘方“徐记膏药”的基础上成功研制的,
可完全治愈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疼痛。
本膏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拔毒,去腐,生肌,收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作用。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拔毒、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外科膏药网站:http://www.zhongyigaoyao.com
2.其他:具有活血化淤、舒筋通洛、祛风散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的消炎止痛膏: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千山活血膏、正红花油膏、刘宏玉膏等。
参考文献资料:
http://hi.baidu.com/qdjmzmn/blog/item/72e27decfa1f3ad12e2e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