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防治资料网: 珍爱生命, 积极预防, 拥有健康, 告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 RSS 订阅 | Email 订阅 | QQ群: 161053702

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病理机制讨论 » 像修理房屋一样修理损伤的大脑

像修理房屋一样修理损伤的大脑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

[第1楼 PID5438] 2009-04-24 15:28 Sunset 写道:

像修理房屋一样修理损伤的大脑

 不管是中风,还是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乃至外伤造成的大脑损伤,都有可能利用移植神经干细胞来获得治疗。然而,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为这种乐观的情绪泼了一盆冷水。
  
以下是被引用的内容:
复旦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独立地发现,神经干细胞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可以直接用于医疗,而必须首先使用一些遗传学手段去诱导神经干细胞产生患者所需的神经元。这意味着修复大脑比以前所认为的更难。不管是中风,还是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乃至外伤造成的大脑损伤,都有可能利用移植神经干细胞来获得治疗。这是近几年来神经医学界在普遍乐观情绪下持有的观点。神经干细胞移植技术被媒体称为大脑损伤者的“福音”,三年前曾有报道称:“三五年内,通过移植神经干细胞,坐在轮椅上的张海迪、桑兰有望重新站立起来。”

然而,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为这种乐观的情绪泼了一盆冷水。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的神经干细胞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能够拿来就用,大脑缺什么就补什么。情况“就像一座房子倒塌后我们需要更多的砖块去重建它,但运来的却是石子”。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22日出版的《神经科学杂志》上。“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验证据,提出要重新评估调动内源性干细胞再生潜力的策略,纠正了学界的普遍的看法,具有方向性指导意义。”国内一名没有参与此项研究的神经外科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本文作者一改人云亦云的我国学界的通病,具有独立见解,值得褒奖。”“我们的研究结果意味着修复大脑的难度超出了人们此前的预料。”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芳博士说。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振纲博士警告说,掌握在脑内把神经干细胞变成人们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利工具的过程,可能是艰难的,在此项技术没有取得突破之前,任何利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治疗都应当十分谨慎。

持续升温的“福音”

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认为成年脑内不会再有新的神经元产生,也就是说,如果某一脑区的神经元因疾病或意外损伤而丢失后,脑细胞便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来修复“受伤”的大脑。因此,修复受伤的大脑一直是多少代科学家的梦想。而1992年,加拿大两名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报告从成年鼠的大脑里分离到了神经干细胞。这是科学家首次从成年脑内分离出神经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进而构成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干细胞是上世纪三大生物学发现之一,由于神经再生的有限性,人们期待这方面的进展为人类带来福音。”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恩重说。

与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相比,科学家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有着长得多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现在已经知道,从一个两三星期大小的胚胎到百岁老人,人类体内始终都存在有一种最原始的全能造血干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终生都是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种子”。我们体内正是有这种造血“种子”的存在,才可以在我们失血的时候,在部分血细胞死亡的时候(比如人体内每天都有1亿-2亿的红细胞被淘汰),及时产生子代细胞给予补充,维持血液系统的稳定。

许多科学家都希望神经干细胞能够像全能的造血干细胞那样,只要增殖到一定的数量,便可以随心所欲地拿来加以利用。2002年,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认为,脑损伤后,大量的此类神经元会丢失,此时如果神经干细胞迁移到受损处后,便能分化成相应的神经元。我们大脑纹状体中超过95%的神经元都是一种个头中等、浑身长满了“刺”的神经元,它们的这种特殊结构是为了整合我们的运动而生的, 神经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就是这种神经元。这一观点后来成为主流,一直流行至今。

几年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救助了一名筷子插入大脑的妇女,筷子从眼部扎入大脑近10厘米深。在将筷子取出后,华山医院朱剑虹教授等人对筷子上的脑细胞进行提取研究,发现了神经干细胞。相关研究2006年发表在医学界最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引起巨大反响。朱剑虹认为“这根筷子引发意外不幸,反将引领出全新的脑伤治疗技术”,当时令人们对神经干细胞的憧憬升温。

从那时开始,在国内媒体对神经干细胞的报道中随处可见“起死回生”、“神奇”、“神经干细胞移植……获成功”、“患者的福音”这样的词汇和语句。

然而,刘芳、尤燕(共同第一作者)等人现在发现,由神经干细胞所产生的新生的神经元看起来更像大脑正常时所产生的嗅球中间神经元,只是现在迁移到了受损的纹状体内。这些神经元个头很小,身上几乎没有“刺”,并不能担当起修复受损区域的重任。“这就像是一片种了玉米的地被毁了,神经干细胞走过去撒了一片种子,最终却发现种下的是豆子。”刘芳说。
  来源:南方网  2009.04.24
[第2楼 PID5438] 2012-08-20 19:27 Robot :

像修理房屋一样修理损伤的大脑 相关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