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防治资料网: 珍爱生命, 积极预防, 拥有健康, 告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 RSS 订阅 | Email 订阅 | QQ群: 161053702

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病理机制讨论 » 83岁老人20万元助学

83岁老人20万元助学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

[第1楼 PID4563] 2008-11-04 11:41 Sunset 写道:

83岁老人20万元助学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深秋的早上,徐州的天气有些冬天的味道。阳光洒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对面小区的走道上,院子里桂花开满枝头。侍弄桂花的蔡崇明老人衬衫白净,面色红润,脚上一双黑色布鞋。房子和老人一样朴素,几乎没有任何修饰,防盗门上的油漆也微微脱落。

  进屋,落座,泡茶。

  蔡崇明,新沂窑湾人。现任徐州市老年摄影学会名誉会长,市老年书画协会名誉副会长等职。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战争,历任游击队指导员,新四军连指导员。1949年转地方工作,历任市水利局长,铜山县委书记,市政府顾问。1993年离休。

  前不久,83岁的老人捐出毕生积蓄20万元,在新沂王楼中学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帮助那些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孩子们。

  话题由此展开。

  当年窘境铭记终生

  孩子们不能缺文化

  “为家乡做点事,应该的。没什么可说的。”老人呵呵笑着,眼睛眯成了一道缝。老人的客厅极其简单,沙发茶几都是早期样式的,一张木桌上放着一台25寸的电视机,墙上挂着几幅书法。

  老人说,他的老家在新沂窑湾,退休后,他每年都要回家看望几次。早些时候,从窑湾回来,老人一脸的高兴,家乡的变化让他欣喜不已。可最近几年,老人的笑容越来越少,“窑湾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发展的速度没有跟上,已经开始落后了。”

  真正触动老人的是那些孩子们。“一直以来,我深感文化贫乏的痛苦。”老人说,他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加上兄弟姐妹众多,只能上当地不收学费的学校,即使这样也只上了几年。因为上中学需要学费,老人不得已提前结束自己的学业。“上学期间,吃饭经常靠同学接济。”看到有学生因贫困面临辍学,老人总是想到当年自己的窘境,他觉得自己只要多帮一个,就会少一个像他当年一样无助的身影。

  深思熟虑后,蔡崇明拿出自己毕生积蓄20万元,在新沂王楼中学成立了助学基金会。

  年老结缘公益事业
[第2楼 PID4563] 2012-08-20 19:27 Robot :

83岁老人20万元助学 相关

[第3楼 PID4564] 2008-11-04 11:41 Sunset 写道:

回复: 83岁老人20万元助学

万元资助江西学子

  退休后,蔡崇明的时间多了起来。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儿女劝他好好休息,可老人一直闲不下来。他说,要趁现在多做些事情,上了岁数,机会越来越少了。

  早在2000年春节,老人就捐出了第一笔善款。那年3月,老人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山大学一位江西籍的学生看到后,写信寻求老人的资助。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老人很谨慎。跟中山大学取得联系后,确信有一位这样的学生,因患重症肌无力面临辍学。第二天,他就给这名学生汇去了2000元钱,鼓励他克服苦难,完成学业。以后每学期开学,老人都会给这名学生汇钱。如今,这名学生已经顺利完成了学业,而老人一共向他汇去了近1万元的救助款。

  从此,老人一发不可收拾。平时喜欢读报的他更加注意贫困学生的报道,特别是徐州本地的。为此,他还专门到几个学校去联系,确定救助对象后,每年老人都会给这些孩子汇去1000元钱,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老人说,老伴和他这几年虽然清苦了一点,但生活充实,助学成了精神追求。
[第4楼 PID4565] 2008-11-04 11:42 Sunset 写道:

回复: 83岁老人20万元助学

离其位仍谋其事

  自费引进致富蛋

  工作期间,蔡崇明跟农村农业打了几十年交道。退休后,老人还眷恋着曾经工作过的那片土地。老人说,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在农业发展方面,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为了让这些想法得以实现,老人牵线成立了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主要是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

  一次,老人在网上了解到,武汉出产一种富含硒的鸡蛋,市场前景很好。如获至宝的蔡崇明赶紧去考察。回到徐州后,他跟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成员多次讨论,并到省家禽研究所寻求帮助。得到肯定答复后,老人才在徐州寻找承接的企业。老人说,为老百姓做事,不在大小,只有真正帮助农村发展,事情做得才有意义。

  现在,这种富含硒的鸡蛋售价达到每公斤13.6元,市场前景依然不错。不过,老人笃定地认为,他没有把事情做好,对此老人一直耿耿于怀。其实,他的理由很简单,没有在徐州完全推广开,没有带动更多的百姓致富。
[第5楼 PID4566] 2008-11-04 11:42 Sunset 写道:

回复: 83岁老人20万元助学

助学第一 家庭第二

  好想再有20万

  老人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资助上中学的孩子,是因为这些孩子面临的困难相对比较多,更需要帮助。老人说,他不想借资助学生出名,他享受的是帮助学生后的那种踏实感。老人认为,做慈善有很多方式,高调不是不好,只是对他来说,没有用。

  退休后,老人的退休金不少,但老伴的帕金森症花去了其中的大半。即使这样,老人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助学行动。“生活清苦一些没什么,但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业。”

  谈话间,老人家的保姆准备出去买菜。临行前,老人给了保姆10块钱,特意嘱咐不要买太贵的蔬菜。“能省一点是一点。”说起捐助的20万元,老人说,那是他毕生的积蓄,可是他不后悔。“如果再有20万元,我还会把这笔钱投在教育上。”老人接着说,虽然他的能力有限,可是子女们都很支持,也愿意掏钱帮忙。
[第6楼 PID4567] 2008-11-04 11:42 Sunset 写道:

回复: 83岁老人20万元助学

善举感动周围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

  退休后的20多年里,老人养成一种习惯,走路帮人推车上坡,在邮局帮不识字老人写信、寄邮包、取农业补助款,免费帮残疾人拍证件照片,在车上照顾孕妇和抱小孩妇女、为老人让座。不少人遇到困难就会找他帮忙,而老人是有什么事找他都愿意。老伴曾问他“图什么”,他说,图个心情愉快,增进身心健康,多活几年看看大好世界。

  老人的举动,也深深地感染、影响了周围的人。他所在的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纷纷慷慨解囊,不少人还加入到老人的“说客”队伍中,从书记、局长到干部职工,从私营老板到农民经纪人,跟老人接触密切的人大都形成了捐资助学、乐善好施的性格。

  采访结束时,老人起身,他说新沂王楼中学第一批受资助学生名单出来了,他要亲自去看看这些孩子。收拾完毕,老人一脸轻松地走出了洒满余晖的小巷……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