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病理机制讨论 » “帕金森”也算职业病 ?
“帕金森”也算职业病 ?
“帕金森”也算职业病 ?
话题背景今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在我们身边得帕金森病的人不在少数 ,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仅次于脑血管病和老年痴呆症 ,就连强壮如牛的拳王阿里也是病友之一。得了该病后会出现静止性震颤、面具脸等症状 ,甚至不能翻身 ,但如何根治在当今的医学界还是一个尚待攻克的难题。为此记者就该病的发病特点与治疗规律请教了大华医院脑病康复中心主任刘康永博士。
记者 (以下简称记 ):为什么现在帕金森病人越来越多 ?
刘康永 (以下简称刘 ):随着人口老龄化 ,城市老年人口绝对数大大增加 ,且寿命延长 ,使得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记 :年龄是否是得该病的主导因素 ?
刘 :确实。其实帕金森病的得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 ,但有几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其一就是年纪增大后 ,某些大脑功能缺失 ;其二是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农药、化工原料等有毒物质 ,诸如苯、四氯化碳 ,会使人体内基因产生变异 ;第三就是遗传易感性。
记 :如此说来 ,该病也可算职业病了 ?
刘 :可以这么说。在我接触的病例中就有一些人是因为缺少使用农药的安全意识在年纪较轻时就患上了这种老年病。所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业人员都应该做好防护工作。
记 :上面提到该病有遗传易感性是不是指会近亲遗传 ?
刘 :帕金森病有一定遗传性 ,但几率没有遗传病那样高 ,根据国外研究 ,父母一方得病 ,其子女大约有 5%的患病可能。
记 :据我所知 ,很多病人得病后通过服药控制。
刘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任何治疗都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患病早期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但往往起初效果较好 ,几年以后药物能控制的时间越来越短 ,不少病人都有所谓的“开关”现象 ,有些人还有全身不自主扭动等副作用。针对这些情况 ,我建议早期帕金森病可选择饭后服药来减少恶心 ;当出现“开关”现象后 ,最好在进食前 30- 60分钟或进食后一两个小时服药 ,减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另外还应该“小剂量开始、不求全效。”药量只要能把症状控制到 80%左右就行 ,以减少毒副反应。但也不要自作主张随意停药 ,以免病情突然恶化。
记 :当药物不再能控制病情 ,该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呢 ?
刘 :这时一般要靠手术治疗。第一种为丘脑核的毁损术 ,但这种手术只能减少震颤而不能减少其他症状 ,所以只适用于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病人 ,而且根据以往经验 7- 10年后会复发。第二种是脑深部电刺激。这是上世纪末由国外引入的技术 ,从目前看来能明显地改善症状 ,安全性也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用于这种手术 ,像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 ;病情进入第五期已卧床不起的病人都不宜进行这种手术。
记 :有些病人认为既然退化的大脑细胞不可逆转 ,那就不治疗算了 ,你怎么认为 ?
刘 :这种病如果不加控制 ,病程发展会很快 ,会给病人带去更大的痛苦。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还是很必须的。
记 :还有一种病被称为帕金森综合征 ,其治疗方法和帕金森病治疗方法是否相同 ?
刘 :由脑炎、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引起的类似于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被统称为帕金森综合征 ,很多人会把这两种病混淆起来 ,其实帕金森综合征采用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效果很差 ,而是应该根据其真正病因对症治疗。另外像良性的老年性震颤、老年性痴呆的症状也很容易和帕金森病混淆 ,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