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防治资料网: 珍爱生命, 积极预防, 拥有健康, 告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 RSS 订阅 | Email 订阅 | QQ群: 161053702

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研究动态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1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1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

[第1楼 PID863] 2007-06-09 22:21 阿宝 写道: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1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1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孙 斌
 
  针对左旋多巴的时效性和副作用,目前已有许多作者提出新的主张,即在 PD 病程的早期使用 DA 受体激动剂,而不是用复方左旋多巴。
  1.您认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应该在帕金森病早期应用还是中晚期应用?
   A.早期    B.中晚期
  2.罗平尼洛是麦角类受体激动剂吗?  
   A.是   B.不是  

  帕金森病(PD)由英国学者James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又称为震颤麻痹(Shaking palsy)。临床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障碍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1、PD治疗的新观念

  自 1961 年左旋多巴开始试用于PD 患者,直到 1967 年 Cotzias 及其同事报道口服左旋多巴治疗 PD 获得成功, 复方左旋多巴临床应用已 4 0 年,一致地认为它是治疗 PD 最有效的药物,称为“金标准”。这是神经生物化学与药学研究相结合的典范,是一百多年来在 PD 的治疗学上最大的突破。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左旋多巴长期治疗的主要副作用,即异动症、运动波动(疗效减退、开 - 关现象等)和精神症状等,开始考虑新的治疗方案。增加 DA 能神经系统的活性有 3 种途径:

(1)补充 DA ,即 DA 替代疗法;
(2)应用 DA 激动剂 兴奋突触后膜的 DA 受体;
(3)促进 DA 神经元释放 DA 和阻止 DA 的降解代谢。

  针对左旋多巴的时效性和副作用,目前已有许多作者提出新的主张,即在 PD 病程的早期使用 DA 受体激动剂,而不是用复方左旋多巴。早期用 DA 受体激动剂可以防止左旋多巴或其代谢产物损害 DA 能细胞受体或迟滞病情发展;可有效地控制 PD 临床症状 3-5 年,因而可推迟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可能出现的运动方面副作用;此外某些 DA 受体激动剂对 DA 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在 PD 病程的早期使用 DA 受体激动剂被称为 PD 治疗的“新观念”。
2、应用DA受体激动剂的利与弊
  针对左旋多巴的时效性和副作用,目前许多学者主张在PD病程的早期使用DA受体激动剂,以推迟复方左旋多巴的应用,不但使“左旋多巴长期综合征”的出现延迟,并且可以防止左旋多巴或其代谢产物损害DA能细胞受体或迟滞病情发展。

  2.1应用DA受体激动药有利的一面
① 直接刺激 DA 受体;
② 多数不依赖内源性 DA 及其合成酶的存在;
③ 选择性激活 DA 受体;在纹状体内其半衰期比 L-左旋多巴长,有利于克服症状波动;
④ 不产生游离基团或潜在的毒性代谢产物,不损伤 DA 神经元,并 可能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
⑤ 在肠道吸收和经过血脑屏障的过程中,不存在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发生传输竞争。
  
  2.2应用DA受体激动药不利的一面
① 单独应用控制症状不如 L-多巴类药物疗效显著,费用也较高;
② 副作用也较多,约40%-60% 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副作用,如消化道不良反应和溃疡、直立性低血压、精神症状、红斑性肢痛、血管收缩作用、肺及腹膜后纤维化及 缩窄性心包炎等;
③ 连续大量应用激动剂可使很多受体脱敏而导致受体下调现象(down-regulation),若受体下调又长期作用于 激动剂,可造成受体被降解(degrade)及内摄(internalize)的结果,通常单独用受体激动剂 3-5年后也会出现 疗效减退;
④ 值得一提的是,约有 10% 的患者应用小量的 DA 受体激动剂后,其 PD 症状可能暂时加重,普遍认为这是由于激动剂刺激突触前自身受体,使突触前末梢 DA 的释放减少所致。坚持应用并加大剂量后,则会直接刺激突触后 D1、D2 及 D3 受体,使病情改善。

3 、DA受体激动剂的临床应用

  常用和新型的 DA 受体激动剂如下:
  
3.1 溴麦角环肽

同义名溴隐亭,溴麦角隐亭, Bromocriptine , Parlodel , CB154 。系多肽类麦角生物碱, 是临床应用最早( 1974 ) DA 受体激动剂之一。口服后可被完全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主要为 D 2 受体激动剂 ,兼有轻微拮抗 D 1 受体的作用 。小剂量时激动突触前膜自身受体 D 2 ,而使 DA 的释放减少,因而可治疗舞蹈样多动。它可激动垂体的 DA 受体,而使垂体催乳激素、生长激素释放减少,可用于小的垂体腺瘤。 本药必需有一定量的内源性 DA 存在对 PD 才能起作用。口服后 60min 显效, 2-3h 达高峰,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90%-96% , 90% 由胆汁排出, t 1/2 约 48h 。对运动的疗效可持续 2-6h 。 初始剂量应小( 2.5 mg -5mg/d ),渐达 15mg/d 时显效, 单用维持量为 25mg-50mg /d 。单独用 治疗 PD 效果不佳, 与左旋多巴制剂合用 可减轻运动波动、开 - 关现象。 与左旋多巴制剂并用剂量为 5mg-30mg /d 。国人剂量宜偏低,个体差异很大,最低有效量为 7.5mg-15mg /d ,低于 8mg /d 者多 无效。 不良反应:初期常有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肢体浮肿,可以出现低血压、运动障碍、多动症和精神障碍。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胸膜 - 肺、腹膜后纤维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 68% ,约有 3%-5% 需要停药。对 麦角生物碱过敏者,心脏病、周围血管性疾病和妊娠期妇女禁用。为减轻其副作用,在服溴隐亭前半小时可先加服外周 D 2 受体拮抗剂多潘力酮 (domperidone) 20mg , 3/d 。新型溴隐亭控释剂使其用量及用药次数减少,故副作用也减轻。但随着新型 DA 受体激动剂的开发和应用,在治疗 PD 中溴隐亭已被其它 DA 受体激动剂所替代。
[第2楼 PID863] 2012-08-20 19:27 Robot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1 相关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