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防治资料网: 珍爱生命, 积极预防, 拥有健康, 告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 RSS 订阅 | Email 订阅 | QQ群: 161053702

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研究动态 » 北京奥运圣火点燃世界

北京奥运圣火点燃世界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

[第1楼 PID3625] 2008-04-30 18:22 奥运圣火 写道:

北京奥运圣火点燃世界

奥运火炬传说   

  传承远古神圣 点燃世界希望   

  ■观察记者 戚永晔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圣火采集仪式于3月24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成功举行。对于希腊人来说,奥运圣火采集活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创下了奥运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它们分别是:希腊总统首次出席他国的采集仪式;第二棒火炬手首次由主办国代表担任;圣火采集最高女祭司首次选用新人;圣火采集仪式编排首度出现男祭司;中国大使首次参与奥运火炬传递。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奥运圣火的历史还不甚明了。圣火仪式究竟是怎么来的?它有多悠久的传统?在历届奥运中圣火担当了什么角色?又有哪些趣闻?   

  火炬仪式的由来   

  历史学家在考察奥林匹克火炬传递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时,发现在古希腊的八月中旬会有一场宗教典礼举行,在此期间将有祭品供奉给众神。夏至时,在朝圣者们到达希腊来朝拜众神之父宙斯时,其中最年轻和最擅长运动的将进行竞走比赛,获胜者将获得点燃祭祀之圣火的权利。   

  在传说中,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自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从天界取得了火种送至人间。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对于火图腾的崇拜历史可以追溯到26个世纪以前古希腊的宗教典礼。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着创世、再生和光明。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得赠送给人类的礼物。朝圣者在朝拜众神之父宙斯时将进行竞走比赛,最先到达者将有幸用大祭司交予他的火炬点燃祭坛圣火。   

  在每个古希腊城邦的中心,都有一个燃烧长明圣火的祭坛,而城邦居民每家每户也都有长明圣火,以供奉女灶神赫斯提亚。火炬传递最早在古希腊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夜晚举行,时隔不久就逐渐转变成了首先在青少年当中兴起的一种团体竞技运动,并最终演化成了最为流行的古希腊体育项目之一。参赛者须传递火炬直到终点,古希腊火炬传递的宗教仪式每四年举行一次以祭奠女神雅典娜。圣火由火炬手用最快捷的方式进行传递。火炬传递的起点是普洛米修斯的祭坛,终点是设于古雅典卫城的女神雅典娜祭坛。当时的火炬传递由40位来自10个雅典人部落的青年来完成,全程一共2.5公里。   

  而在古奥林匹亚城的议事大厅,还有一个供奉赫斯提亚的祭坛,祭坛的圣火是用凹面圆盘或镜面聚焦太阳光点燃的。圣火永不熄灭。采集圣火的过程非常简单,但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凹陷的光滑平面能够将阳光汇集到焦点,最高女祭司将火炬伸到焦点处,就能够将其点燃。这就是今天采火仪式的前身。   

  奥运火炬的传递仪式也正是从朝圣者的火崇拜和青少年的流行运动演变而来,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前,和平使者们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四处宣告在奥运会期间停止所有敌对行动,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期间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据记载,火炬由古希腊神圣休战的政治盟约孕育。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在奥林匹亚召开,来雅典朝圣的信徒们通过赛跑的办法决定谁能第一个到达大祭司站。竞争者们疾奔两百多米,终点为大祭司所在之地,即我们后来称之为奥林匹克竞技场的地方。第一个到达者将有幸用大祭司交予他的火炬点燃祭坛圣火。一个叫卡拉波斯的人赢得了这场赛跑,并获得亲手点燃圣火的奖励。   

  现代奥运会火炬仪式的复兴   

  现代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仪式与古希腊的相同,也是由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点燃的,同时宣读运动员誓言。随后奥运圣火将授予第一位火炬手,这也标志着火炬传递的正式开始。至今,奥运火炬传递的力量仍然影响打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现代奥运火炬传递是一个非比赛项目,形式与古希腊的火炬传递相同,它已经转变成为庆祝奥运会开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1912年6月27日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他预言性的演讲中指出:“从现在起,火炬手接受了火炬,也接受了传递奥运火焰的神圣使命。让奥运圣火在青年一代的手中相互传递,让全世界的青年都时刻准备着,将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作为庆祝奥运会开幕仪式的一部分,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复兴是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始的,至此以后每届夏季奥运会都要举行火炬传递活动。当时柏林奥运会火炬传递由第一火炬手康斯坦丁从奥林匹亚开始传递,直到终点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奥林匹克火焰的神圣力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也成为奥运会开幕的前奏。   

  依据奥运的传统,火炬应该于开幕前一天抵达主办城市,于开幕式当天引燃。火炬在旅途中,抵达主办城市的各项庆祝活动,必须遵守奥林匹克的礼制仪式,不得被利用而作为广告宣传之用。借着奥林匹克火炬,各主办国也常在最后一段路程中,安排具有代表性与特色的人物,如为国争光的奥运金牌选手等,在狂热赞赏的观众前高举火炬,绕场一周后,跑上圣火台点燃圣火。圣火必须位于大会场的明显位置,并应具有良好的视野,最好在大会场外也能看到圣火为宜。在奥运期间,圣火不可熄灭,当圣火熄灭时,奥运会即告正式结束。   

  当现代奥运会的圣火第一次被点燃的时候,奥运会就演变成了一种精神,为世人所瞩目。希腊奥林匹亚山上的赫拉神庙,是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火种取火地。火炬被点燃后,采用接力的形式从神庙传递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雅典,最后传递到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并在奥运会开幕时点燃会场火炬。   

  点燃圣火的女祭司和   

  她手中的火炬   

  在古代奥运会上,妇女是万万不能参加和观看比赛的—假如你是一个女人,在震天的鼓点声中,也想偷偷溜进赛场,那么你要冒着极大的风险。除非你是乔装打扮。否则,一旦被人发现,等待你的将是最严厉的惩罚:要么被丢下万丈悬崖,要么被抛向恶浪滔天的大海;家人也将永远受到世人的耻笑。   

  可是,古代奥运会的圣火却必须由女人点燃,且必须是由接受了宗教仪式洗礼的少女点燃。时隔2700年后,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一个画面:蓝色海洋的背景下,一位美丽的孕妇从海边缓缓走来,她腹中的生命正发出温暖而灿烂的光辉。   

  这个特写镜头在堪称史上最宏伟、最富现代奥运气息和历史厚重感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足足停留了一分多钟。通过宗教,借纯洁的少女之手,点燃神圣的祭祀仪式上的圣火坛,这正是古希腊人曲折情感的反映。   

  能去点燃圣火的少女也是在全希腊境内经过千挑万选的。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宗教仪式后,要最终证明她们品行端正、纯洁无瑕。   

  采火仪式庄严而肃穆,在点燃宙斯神殿的圣火坛之前,少女手执火炬,在祭司的陪同和武士的护卫下,缓缓穿过肃立在两边的人群,走上一个用三合土特别筑成的阳光充足的巨大平台。在那里,通过一个凹镜,聚拢太阳之光,采集到圣火的火种。   

  这种选举最高女祭司的传统,有些延续到了今天,有些却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奥运会上,每一届奥运会圣火传递的火炬通常都是由主办城市设计提供。各国设计的火炬一般都体现本国的特色,比如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火炬马上让人联想到悉尼歌剧院,雅典奥运会的火炬外形则非常像一片象征和平的橄榄叶,今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形状则类似中国的书画卷轴。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最高女祭司手中的取火火炬一直都是由各主办国家提供的火炬,与参加火炬传递的普通人手中的火炬一样。这个火炬在取火后也由各主办国奥委会收藏。   

  到了巴塞罗那奥运会时,希腊人认为最高女祭司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火炬应该与众不同。希腊著名的珠宝设计师伊利亚斯·拉拉欧尼斯在赫拉神庙的石柱上得到灵感,制作了外形像倒置的神庙石柱的银质火炬。当时一共制作了4个这样的火炬,其中一个赠送给位于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其余3个由希腊奥委会保管。   

  现在大家看到的最高女祭司手中点燃圣火的火炬就是希腊设计师设计的火炬。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每次圣火采集仪式上最高女祭司手中的火炬都是这个由希腊设计师设计的火炬。   

  冬季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从1964年开始,虽然也在古奥林匹亚遗址进行,但圣火采集的地点与夏季奥运会取火点赫拉神庙不同,是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纪念碑前举行。目前有12届冬季奥运会在古奥林匹亚举行了圣火采集仪式。冬季奥运会圣火采集与夏季奥运会圣火采集整个仪式大致相同,女祭司的挑选过程也一样。   

  几次著名的奥运会火炬传递   

  相比于圣火点燃和女祭司的传统,现代奥运会的火炬传递似乎有更多的故事。   

  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第7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主办者在主会场第一次点燃了象征光明的火炬。1928年,国际奥委会做出规定,之后每届奥运会都要在主会场上点燃火炬。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只是点燃了主体育场的火炬塔,没有举行火炬接力活动。1934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奥运会期间,从开幕到闭幕,主会场要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并且圣火必须采自希腊的古奥运遗址—奥林匹亚,并以火炬接力的形式传到主办城市。从此,圣火传递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   

  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利用,成为了希特勒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因此这一届奥运会成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污点之一,但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世人才首次看到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圣火才开始了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递先后经过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凌晨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从那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于1956年11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召开的第16届奥运会,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的奥运会。那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   

  1964年10月1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奥运,则是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据说,召开前夕一直阴霾的天气在当天突然转好。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那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在1976年7月17日在蒙特利尔开幕的奥运会上,圣火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法。7月13日于奥林匹亚点燃,火种传到雅典后,不象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卫星激光技术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当时在希腊点燃的圣火通过一个捕捉离子化火焰微粒的传感器传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渥太华,通过对卫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而复制了奥运圣火。这种传递方式看似新颖,但在后来却受到了诸多非议。后来的历届奥运会再也没有沿袭这一做法。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火炬传递则更独具匠心,赛会组织者充分的利用了海、陆、空等各种传递方式,奥运会的火炬甚至还被潜水员带到了海底进行水下传递,表达了澳大利亚深厚的海洋文化。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则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体验这一盛大活动。圣火传遍历史上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使这些城市有机会再次亲眼目睹奥运圣火,再次体验到奥运会带来的快乐。此外,火炬还到达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如欧盟中心城市布鲁塞尔、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以及下届奥运会主办地北京等。整个火炬传递过程共用78天,在全世界传递了78000公里,并传遍希腊所有行政大区和所有州。
燃烧吧!奥运圣火   

  观察记者 潘振华   

  3月24日下午17点。   

  希腊。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奥运的发祥地上。   

  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天神赫拉的神庙前,两边的观礼台上坐满了从希腊和世界各地来的观众。他们席地而坐,想要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凹面镜上,阳光汇集,格外耀眼。女祭司们身着白色圣洁的服装,翩翩起舞,最高女祭司手执火种盆从远处走来,接过祭司递上的火炬,对准了凹面镜上阳光交汇的那一点。整个场地上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一秒,两秒,……一分钟,最高女祭司手中的火炬“嗤”地一声点燃,北京的奥运圣火,就这样熊熊燃烧起来了。   

  3月31日,圣火从“奥林匹亚”飞向“万里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从北京奥委会主席刘淇手中接过火炬,将圣火盆点燃,火炬手代表刘翔作为火炬接力的第一人,从主席手中接过了火炬。北京奥运圣火世界传递之旅由此起步。   

  火炬接力,架起国际友谊桥梁   

  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火炬接力“和谐之旅”登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这一天,阿拉木图市万里无云,在市郊的麦迪奥高山滑冰场上,一个白色的身影持着火炬在冰场上跑动着,他虽已头发花白,却满脸红光。看到他的到来,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布拉瓦(好)!”,他就是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随后,哈萨克斯坦人用一场涵盖了滑雪、攀岩、摩托车、轮椅、骑马等多种方式的表演为奥运圣火传递揭开了序幕。   

  两千多年前,一条绵延不断的丝绸之路把中哈两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连在了一起。它不仅仅是一条商贾之路,还是一条交流之路、融合之路。中国于2005年在哈萨克斯坦建成的首条天然气管道也奠定了中哈两国“永久伙伴”的关系。如今,随着圣火在阿拉木图的传递,这座城市再次见证了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和情谊。   

  在伊斯坦布尔,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欧亚大陆桥,桥的东西两端分别写着“欢迎你到亚洲来”和“欢迎你到欧洲来”,这座桥连接起了欧亚两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伊斯坦布尔众多火炬手中,一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者颇为引人注目。虽然他已是满头银丝,却依然精神矍铄、神采飞扬。   

  这名老者叫凯末莱·厄兹切利克。5月1日,他将迎来86岁生日。为了跑下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棒,他每天坚持锻炼,还特意请了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训练。   

  火炬传递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附近的一个清真寺旁,火炬手登上了轮船,穿越这道窄窄的海峡,抵达码头斜对面、位于亚洲的贝勒伊贝宫,这是火炬从欧洲到亚洲的穿越。紧接着,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孙国祥接过火炬,跑步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重返欧洲大陆。   

  这样别具匠心的传递路线,不仅推动着中土文化的交流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对于亚洲和欧洲这两大相连大洲的文化融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奥运圣火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传递圆满落幕时,这个首次迎来奥运圣火的城市万人空巷,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热情欢迎圣火的到来。整个城市都跳起了探戈,来欢庆这个属于热爱和平的全人类的节日,热情而浪漫的阿根廷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那些不和谐音符说“不”,奥运圣火传递本就是应该带来民众的积极参与和狂欢的。   

  4月13日,燃烧的圣火穿越大西洋,自阿根廷抵达了坦桑尼亚经济中心达累斯萨拉姆。达累斯萨拉姆在非洲大陆素有“和平之港”之称,圣火的传递掀起了生活在这里的华侨华人的爱国激情,以及坦桑尼亚和整个非洲的奥运梦想。坦桑尼亚人的热情令人感动。开始传递前,他们表演了激情洋溢、动感十足的臀舞、足舞和火棍舞,还有非洲特色的鼓乐表演。天空下着雨,但广场上的坦桑尼亚舞蹈家们一直坚持演出,让观众欣赏精彩的“雨中曲”。整个传递过程中,许多人一直跟随火炬奔跑,孩子们脱掉鞋子和袜子涉水前进,从起点到终点一直有节奏地喊着“北京加油!”   

  难怪一位当地华人说:“火炬传递交给坦桑尼亚是最令人放心的,因为中坦是铁哥们。”回想起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绵延1860.5公里,被非洲称为“友谊之路”,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援建项目。这条用巨大代价修成的铁路震撼了世界,多少中国修建者牺牲于此。而今,中国再次选择了达市来传递圣火,再次深刻感受到了坦桑尼亚人民对奥林匹克理想的热情,也感受到了中国和坦桑尼亚人民之间经受历史考验的深厚友谊,坦赞铁路火车站和国家体育场是中坦两国永恒友谊的象征。   

  当奥运圣火来到每一个城市,市长、奥组委主席,甚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出来迎接或传递火炬,这也显示了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地位。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4月14日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巴基斯坦全力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而他也出席了4月16日的奥运火炬传递仪式,足见他对此次圣火传递的看重。   

  中国一直把巴基斯坦看做“好邻居”、“好伙伴”。2005年10月8日上午,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国政府立即向巴基斯坦政府提供了包括现汇和物资在内的62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救灾援助,并向巴受灾地区派遣了搜救队。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谊是永存的。   

  火炬,燃起爱国心   

  火炬,燃烧着的不仅是奥运圣火,也点燃了中国人民的熊熊爱国心。随着奥运圣火在世界各地的传递接力,国内和国外爱国人士的热情也随之释放出来。   

  奥运圣火3月31日上午抵达北京后,青岛市各界群众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与大海毗邻的文登路小学是青岛市首批帆船特色学校,学校里专门组织了部分班级,通过互联网直播收看圣火欢迎仪式,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火炬传递到伦敦,天空突降飞雪。一位中国女孩和她的同伴们顶着风雪,拉起了“祝奥运火炬传递圆满成功”的横幅,昂首屹立着,他们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直到嗓子也哑了。看着火炬从眼前经过,他们的双眼早已被热泪填满,他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高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跟着火炬手一起跑啊,跑啊……   

  而在法国巴黎,上百名留学生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他们举着国旗高声呐喊。写着“北京奥运加油”的中文横幅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英文和法文横幅在阳光下颇为醒目。徐霄雄作为浙江大学的交流生,在法国学习一年,她热心地向过路的人们散发着奥运宣传材料,“不仅我们要爱国,要支持奥运,也要让外国人都来支持北京奥运会!”   

  火炬在巴黎传递期间,一个弱小的身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就是残疾人火炬手金晶,一些捣乱者将黑手伸向了她,勇敢的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双手将火炬紧紧抱在怀里,用她残弱的身躯捍卫着奥运精神、捍卫着祖国荣誉,而在这一刻,奥运圣火燃烧得更旺了。   

  由于发生了上述事件,火炬在旧金山市改变了传递线路。尽管如此,在麦科维湾,数千来自大旧金山地区和洛杉矶等地的华侨华人为目睹圣火,仍然彻夜未眠,一大早6点多钟就来到火炬起跑点等待。他们打出各自社团的横幅和中国国旗以及“支持北京奥运会”、“新北京、新奥运”等标语牌。成百上千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鲜艳夺目,形成了一条红色的缎带。   

  来自南加州华人华侨腰鼓队的30名队员身着鲜红的衣裙,敲打着整齐的鼓点,翩翩起舞。一个华人儿童在自己的脸颊写上了“我支持北京奥运”的字样。在他们心中,火炬是带着他们的爱国心一起在传递。   

  4月24日凌晨四点,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在几个主要的场地已经聚集了五六百名爱国华人华侨,当地的华人小孩也都知道圣火就要来了,他们中组建了一个管乐队,在迎接火炬到来时演奏《茉莉花》等中国特色曲目。   

  一个巨大的国旗方阵在迎接现场尤为引人注目,索江是当地学生组织的领导,他一边指挥着方阵迎接澳洲各地华人的到来,也密切注意着有没有一些不良动机的人靠近。他说:“通过这次火炬传递,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一个中国人的力量,真正体会到整个民族团结起来的凝聚力,我们自己觉得我们只是做一些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   

  火炬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华人华侨就如过年一般欢呼雀跃,这是他们心中的骄傲,他们用国歌欢唱祖国的强大,用横幅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屹立。   

  火炬在世界各地传递着,国内的网民们心中的一团爱国火焰也熊熊燃烧。在网络上,火炬接力活动让一颗颗炽热的爱国心找到了心灵的港湾,让一缕缕爱国情结缠绕得更加深沉。曾何几时,你发现你的QQ好友里,很多人的头像旁边都多了一个火炬标志,这是3月24日腾讯公司推出的可口可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网民们纷纷向自己的好友索取火炬传递资格。截止4月21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在线火炬传递人数已达到了3100万,而且还在以每天数百万的数字递增。此外,很多网民还自发地更改了自己的头像为镶嵌着五星的爱心标志,来支持北京奥运。   

  火炬,让中国照亮世界   

  3000多年建城史,500多年建都史。那俯拾皆是的名胜古迹,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品位,是北京无尽的魅力所在。   

  作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北京正坚定而充满信心地实现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整个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北京举办奥运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历了八年漫长等待才迎来申办的胜利,中国格外珍惜。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1978年后,国家的巨变和社会的进步为体育不断注入发展的活力,而中国参加近五届奥运会的成绩,正是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的反映。人们依稀还记得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洛杉矶时,被讥笑为“小中国人”;人们也还记得,1956年国际奥委会在某些人的操纵下,蓄意制造“两个中国”,引起国内民众的坚决反对;人们更记得1984年奥运会上,中国“神枪手”许海峰一鸣惊人,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   

  中国的体育大国地位在近几届奥运会上尤为得到体现,除了奖牌数一直名列前茅,在传统的优势项目,如乒乓球、举重、跳水、射击等之外又有了新的突破,刘翔的110米栏、罗雪娟的100米蛙泳、李婷和孙甜甜的网球女双等项目都给了国人振奋的力量。   

  从被讥笑是“小中国人”到今天跃入世界三强;从过去政府不知奥运为何物,到现在北京申办奥运取得成功。奥运会,就像一位历史的见证人,见证了中华民族东方巨人的迅速崛起,见证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惊人巨变。   

  七年前那个不眠之夜,前国际奥会主席萨马兰奇以平稳的语调宣布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整个中国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七年后,当雅典奥运会游泳冠军罗雪娟从首位火炬手、希腊运动员亚历山大·尼克拉泽斯手中接过火炬,当火炬从古丝绸之路重镇阿拉木图到横跨亚欧大陆的伊斯坦布尔,从“英雄之城”圣彼得堡到“浪漫之都”巴黎,从自由奔放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到热情似火的达累斯萨拉姆……一个月的星夜兼程,北京奥运圣火在世界各地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也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世界因中国而沸腾,世界因中国而澎湃。世界各国人民因为火炬传递了解中国,因为奥运会爱上中国。为了替北京奥运会加油,他们认真学习着“BeiJing”的发音;为了更了解中国,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着中国文化。   

  51岁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是家喻户晓的通俗女歌星,她对中国尤其喜欢,曾多次到中国访问演出,也学会了不少中文歌曲,在罗斯的影响下,不少哈萨克人也在感受中国歌曲的独特魅力。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曾说过:“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外国人看中国的一扇窗。全世界都对2008年奥运会格外感兴趣,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主办国。每天,全世界有几亿人见证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对很多人来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看中国、中国文化和当今中国成就的一扇窗。”   

  的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人均经济增长已经达到9.7%,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像中国这样持续高速增长的。这种持续的增长,使世界的经济板块完全被打破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许多外国人携家带口来到中国“淘金”。“中国制造”也在逐渐占领世界市场。以美国为例,很多美国人的普通生活用品都产自中国。   

  “现代体育运动显示出需要引起注意的两种趋势,就是它正变得民主和国际性。”   

  1894年,在说服雅典人承办第一届奥运会的演讲里,顾拜旦这样对他的听众说。而后来,正如顾拜旦所预见的那样—“奥运从此改变了东方与西方的历史进程”。   

  如今,当西方与东方相遇,现代体育进入古老又富有活力的中国……中国与西方,由相遇而相聚,在奥运的这个舞台上,又会有多少难忘的瞬间让我们铭记?   

  我们期待着,2008年8月8日,一幕“大戏”在这个把奥运梦变成现实的国度隆重上演—   

  世界给我们十六天,我们还世界五千年。

《观察与思考》
“祥云”火炬诞生记   

  观察记者 戚永晔   

  2008年,北半球的春天,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传遍全球。当全世界的目光注视着新一届奥运圣火的时候。人们不约而同地发现,火炬手们手中的那片“祥云”如此耀眼。   

  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怎样诞生的?从无到有,火炬经历了什么?设计者们又为火炬付出了什么?   

  征集方案研讨会:   

  打开思路,火炬起步   

  2005年12月23日,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与北京奥科委办公室联合举办了“2008年奥运火炬设计创意方案征集活动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北京理工大学的朱东华教授和其他一些专家针对火炬的设计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构想,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同时也为设计单位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方向。可以说,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北京奥运火炬设计的真正起点。   

  会上,朱东华教授就近届火炬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近届奥运火炬在外观设计上有逐步融合奥运会东道国风土人情和奥运会主题的趋势,比如说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融合了悉尼歌剧院、太平洋碧蓝的海水和澳洲土著使用回力镖的巧妙孤线三大要素,巧妙地展现了东道国的风土人情。北京奥运火炬也要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风俗民情。   

  在材质的选择上,近届奥运火炬体现了轻型化、节能化、环保化、在各种环境状态下都能保持稳定的特点。悉尼2000年奥运火炬仅有1000克,雅典2004年奥运火炬更是只有750克。这样的重量使得火炬不仅能在运动员中传递,也能在老人、儿童等人群中传递,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   

  在燃料的选择方面,朱教授提出了几点需要考虑的因素:安全;环保(燃料本身和释放的气体无毒,排烟量控制最低 );火焰可视度(裸眼和摄像机均可见);便于存储(液态存储,使火炬重量轻);能够在各种需要的环境下稳定燃烧,能够保证燃烧时间,包括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传递方式,前者如暴风骤雨、大雪或酷热的天气,高寒山脉、高原、海底水下等,后者如马背、骆驼背、半空中、水面或水底、跑步、坐独木舟、乘热气球等。   

  最后朱教授还谈到了火炬设计和研制过程,火种盒等其它方面的问题。   

  朱教授的精彩报告之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燃烧专家叶中元研究员作了有关火炬燃烧系统的报告。他利用图表等方式,为与会者详细讲解了火炬的燃烧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为参与火炬设计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   

  研讨会之后,与会的几家设计机构的代表纷纷表示专家的解读让他们受益良多。同时他们还提出了自己对奥运火炬设计的一些理解。如上海木马工业设计公司的代表认为火炬设计应突出创意性。广州美术学院的代表则认为可以把内部燃烧系统和外观结构分开设计,这样便于设计师将精力更加专注于火炬的本体设计。   

  征集新闻发布会:   

  群雄逐鹿,各展其才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正式启动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工作并向全球征集火炬设计方案。   

  据北京奥组委介绍,征集活动要求应征者以“光荣与梦想”、“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和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理念。设计方案要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要使火炬能够激发火炬手和观众的神圣感,展现火炬手的活力与激情。此外,火炬外观造型要新颖、独特,并与技术要求完美统一,能够展示中国艺术、工艺设计和科技水平等也成为火炬设计方案的内在要求。火炬设计方案采取公开征集和定向邀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火炬设计征集时间为2005年12月6日起至2006年2月28日止。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将会对所征集到的有效作品进行初评,选出10件作品参加复评。然后评出3件作品提交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从中确定最后一件作品,报国际奥委会审定后,于2006年年中正式公布。   

  一时间,应征者如潮,因为这是一次展示自己个人或者团队设计才华的良机,同时也担当着向世界展示中国风貌、中国精神的重任。大家无不精心准备,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   

  有工作人员透露说,为了保证样品质量,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征集是采取公开征集和定向征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在面向全球公开征集的同时,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将推荐部分有实力的专业工业设计单位,以及曾参加过以往奥运会火炬设计的著名国外设计单位作为定向设计单位,参加火炬设计。   

  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作品388件。其中包括中国内地28个省、区、市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国家的大量应征作品。虽然设计征集活动的征集对象是专业机构和设计人员,但普通民众对火炬设计亦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这些作品,都是极具艺术感和质量的佳作。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的三轮遴选,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终于,融会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 通过数万名火炬手的手手相传,把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世界级的创新设计一并展示给了全世界数十亿热切期盼的观众。   

  设计师的创意灵感:   

  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很多读者不理解的是,联想集团的工程师是为计算机设计外型的,他们设计奥运火炬的灵感从哪里来的,他们够专业吗?   

  那么,就来听听火炬“祥云”的5位主设计者—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的姚映佳、李凤朗、仇家钰、章俊、韩小勤是怎么说的。   

  今年才34岁的姚映佳实在担得起“青年才俊“的名号,他说:“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一方面,团队借“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来传达“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同时也借祥云之势,传播祥和文化,传递东方文明。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纸将人类的文明四海传播,主色调是激昂的红、银双色,汉代的漆红更让北京奥运火炬异彩流芳。整个火炬被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衬托得高雅华丽、内涵厚重。”姚映佳表示。   

  对于他带领的团队“是否专业”的问题, 姚映佳说:“联想创新设计中心是一支极富创新能力的团队,是一支集科技、艺术和人文研究为一体的跨国创意群体。这支团队通过对人的关注以及先进的设计手段和技术工艺,成为联想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设计计算机外型,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设计工作。”   

  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达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燃料为丙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材料,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2007年4月26日20时至21时,受到广泛关注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路线与火炬发布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在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下揭晓。   

  4月27日,联想集团在北京隆重发布联想的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两大战略、十大奥运计划。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陈绍鹏表示,鼎力支持奥运是联想的历史使命。他系统回顾了联想参与支持奥运的历程,分析了“引领探索新世界”的联想品牌理念与超越进取的奥运精神的结合,并介绍了联想科技奥运战略与人文奥运战略的总体目标。
谁将成为主火炬手?   

  ■观察记者 潘振华   

  人们常说,一个好的开始往往预示着成功的一半。细数现代奥运史上那些令人难忘的开幕式,无不有一个激动人心的点火仪式。而主火炬手的人选向来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最令人期待的悬念,也是奥运会组织者保守的“最高机密”。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就将这一最高机密保留到了最后。当时,点火仪式的焦点集中在孙基祯这位“韩国英雄”身上。孙基祯参加了1936年的奥运会,并夺得马拉松冠军,但是因为当时韩国正被日本占领,所以领奖台上升起的是太阳旗。76岁高龄的孙基祯在奥运开幕式上的出场表达了韩国坚强的斗争精神。然而,就在大家都理所当然地以为孙基祯是点燃火炬的最佳人选时,组织者给了大家一个意外:孙基祯只是持着火炬跑进主会场,点燃火炬的则是一位舞蹈演员、一位教师和一位马拉松运动员。   

  美国人也很擅长玩出人意料这一招,早在20多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异想天开的美国人就玩起了“太空人”点火的把戏。而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神奇的70米外射箭点火成为难以被复制和逾越的经典之后,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人放弃了“科技武装”,改打“温情牌”。当患有帕金森症的拳坛传奇人物穆罕默德·阿里颤抖着接过火炬时,全世界人都能看到他因为病痛而止不住抖动的双手。在圣火映照下,老阿里的面孔显得无比坚毅,充满了感染力,那一刻成为奥运会史上最感人的镜头之一。   

  而在雅典奥运会上,最后的主火炬手人选也很有意思。“爱琴海”上史诗般的文艺演出让全世界都折服于希腊人的想象力和文化气质,但是主火炬手的人选同样是扑朔迷离,环绕在人们脑海中的是悉尼奥运会200米冠军肯特里斯,希腊三届奥运会举重金牌得主迪玛斯和希腊足球队队长、欧锦赛最佳球员扎戈拉基斯这三个人选,而当火炬台慢慢放倒,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则是亚特兰大奥运会帆船金牌得主尼科拉奥斯·卡拉马纳基斯。除了希腊之外,当时谁都不清楚这个人是谁,以致于主火炬点燃半分钟后,美联、路透、法新三大通讯社都没有什么反应。据悉,组委会在最后一刻更换了原定的点火人选。不过雅典奥运会开幕时的主题是传承古希腊文明,开拓海洋文化,所以选择一个帆船运动员,与其海洋文化的主题是非常统一的。   

  充满变数的主火炬手人选,在普通人看来,也许很摸不着头脑,但在奥林匹克专家看来,每一届奥运会都有自己的意图和设想,主火炬手的人选也和特定的文化理念相契合,因此也并非无迹可寻。   

  来自海边的悉尼人将水与奥运结合得天衣无缝,早在圣火传递时,就别出心裁地进行了一次水底圣火传递,开幕式上的点火自然也与水脱不了关系。而悉尼奥运会的理念是突出土著文化,这代表了澳洲白人和土著居民之间的和解,表达了尊重土著人权利,重视土著居民发展,也象征着国内的种族和谐。在这样的前提下,悉尼奥组委选择了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原住民凯茜·弗里曼。开幕式上,弗里曼身穿银色连体防水服,在四周瀑布飞泻的背景下点燃了潜伏在水底的主火炬台。完成了这幕“水中燃火”的好戏之后,弗里曼的全身都湿透了,但是这幕水火交融的浪漫情景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中,本不相容的两种物质和文化就这样被浪漫的澳大利亚人结合在一起。   

  在圣火从希腊奥林匹亚传递到举办城市的过程中,火炬手不仅肩负着传递圣火、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使命,还要以自己的人生故事和高举圣火的形象激励和鼓舞整个世界。主火炬手高擎火炬跑进场内,完成点燃动作,这一系列奥林匹克仪式的最强音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所以,每一届奥运会组委会都会在主火炬手的人选上慎重考量。   

  历届的主火炬手人选,基本符合三条标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道德上没有污点;在竞技运动实践中具有代表性;在主办国中挑选,代表主办国的风貌。当然,同时还要代表那届奥运会的主题和它想要彰显的意义。   

  本次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除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外,“传播建设和谐世界的理想”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与之前几届“社区英雄”、“点燃心中的圣火”、“传递圣火,联结世界”的主题比起来,“和谐之旅”的主题,更富有中国式的深意。   

  而在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办法公布的第二天,许多网站都挂上了关于2008年主火炬手人选的调查。“飞人”刘翔和篮球巨星姚明,意料之中地成为了大家推举的对象。其中,刘翔的票数略高出姚明,但两人都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票数。此外,首枚金牌得主许海峰,以及张怡宁、鲍春来都榜上有名。当然,得票多并不意味着最后能成为主火炬手,如在多哈亚运会时,中国的“准旗手”的刘翔和易建联,最后都“出局”了,反倒是一直站在林丹身后的鲍春来,凭借其阳光、健康的形象成为“终极悬念”的答案。   

  刘翔的条件的确不错,他的形象非常健康。中国的短跑一直以来都是弱势项目,而刘翔突破了亚洲人的瓶颈,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人的实力,110米跨栏也成为了奥运会上中国人的看点之一。另外,在3月31日圣火抵达北京之时,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将火炬交到了刘翔手中,足见对他的重视。   

  关于传递火炬姚明也有很大的希望。他说:“我不会要求自己非得第一棒或非得最后一棒,只希望有自己就可以了。”   

  而在2004年,姚明作为火炬手点燃了在昆明湖上的火炬,当时有记者问:“如果让你点燃2008年火炬,这和你点燃雅典奥运会火炬有什么不一样?”姚明的回答是:“雅典的时候不是最后一站,可是2008年我有可能在鸟巢点燃最后的主火炬塔。这也是我的最大愿望。”   

  然而,目前姚明身受脚伤的困扰,能否参加奥运会成为一个未知数,也为是否能成为点燃北京奥运圣火的主火炬手增添了几分不确定因素。   

  另外,就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全钢结构体育场,独特的设计结构有别于以往开放式的体育场,那么主火炬台放在体育场的何处就成了一个难解的谜,采用何种创意进行点火就更难以得知。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悬念将保持到开幕式的最后一刻,到时,中国将有如何独具匠心的创意,人们将拭目以待。 
[第2楼 PID3625] 2012-08-20 19:27 Robot :

北京奥运圣火点燃世界 相关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