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防治资料网: 珍爱生命, 积极预防, 拥有健康, 告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 RSS 订阅 | Email 订阅 | QQ群: 161053702

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研究动态 » 行政执法归位才是破除安全隐患的正道

行政执法归位才是破除安全隐患的正道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

[第1楼 PID2914] 2007-12-12 12:50 春香 写道:

行政执法归位才是破除安全隐患的正道

  

  在我国,山西可谓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省份,近年来,从此起彼伏的恶性矿难,到震惊寰宇的假酒、黑砖窑等事件,舆论的安全事故榜上总抹不去山西的名号。这样的省情少不了会让主政山西的官员坐立不安,如何避免这个煤矿大省不出安全事故,就几乎成为任何一位来山西任职的政府官员最为头痛的“第一要务”。

  在日前举行的洪洞“12·5”事故国务院调查组成立大会上,山西省代省长孟学农说,要广泛发动群众进行监督举报,建立安全生产隐患群众举报网络和举报奖励机制。山西省人民政府日前也决定,在全省开展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煤炭的活动,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和网址。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1万元到5万元的奖励,对重大举报贡献突出的,可给予5万元到10万元的奖励,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对举报安全隐患线索予以最高10万元的重奖,这不难让人体会到山西省政府在整治矿难上“壮士断腕”的毅力,也显示出政府公共治理向民间借力的善治思维。在利益的牵引下,相信这样的激励能破除不少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公众监督的热情被重奖撩起之后,那些与黑矿主勾结搭伙或为他们提供“保护伞”的幕后“黑手”想必有所收敛,那些平日里对违规操作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执法部门也想必有所顾忌。有了无数双群众监督的眼睛,有了重金悬赏举报的奖励机制,再加上全省范围内的集中整治,想必短期内会迎来一个安全事故少发期。

  但效应期过后,违法开采煤炭活动还会不会反弹,各种潜伏在合法运转表面下的违规现象能否得到彻底根治,则是值得追问的。一想到以往每次事故过后,不管有关部门如何“破釜沉舟”仍无法抵挡住下一个悲剧的发生,我们就不免对这样重奖举报的期待打个折扣。以往我们在应对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时亦并不缺乏举报奖励机制,但事实证明,无论多高的举报奖励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在某些领域反而造成原有执法部门的职责萎缩。

  俗话说,下药须对症。安全事故之所以成为公共治理的一个顽疾,原因绝非群众举报不力,也不是我们的奖励机制匮乏,相反是我们的执法机制出现裂痕。甚至可以说,每一次事故都是执法空缺下的“漏网之鱼”,而集中整治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足以反证:破解安全隐患的正道,在于严密执法。临近年关,我们不难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画面:为了确保公众过一个祥和健康的新年,工商执法人员对商场进行执法检查,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等等。诸如此类的节前执法我们并不陌生,并且一直被媒体当做执法为民的典范而广为宣传。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法治社会里再平常不过的执法部门履行职责的行为,反而被传媒烘托得如此“稀罕”?我更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平日里我们难觅踪迹的执法人员,一到过节前或出了事故就全涌上了大街?这种貌似繁荣的执法背后,实际反衬出行政执法的消解与缺位。而从山西省反观其他省份,从煤矿行业反观其他安全生产领域,安全问题的根源莫不与平时行政执法的懈怠相关。

  当然,再严密的执法也无法达到“零事故”的目标,衡量执法是否到位、执法是否优良的标准显然不在于苛求安全事故的零发生率。但问题是,政府的执法工作至少应朝着越来越小的事故发生率这个目标去努力,通过日复一日无断档的连续执法最终达到一个“无穷小”的事故发生率。在这个目标设定里,每一起发生的安全事故都不应找到执法空缺方面的缘由,各类执法人员平日里不能只顾“坐办公室”,而应当像交警执勤一样,整天工作在执法检查和督促纠治的第一线。

  很显然,要各个行政执法部门做到上述这一点实属不易。孟学农说,全省各有关部门要下功夫研究建立隐患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把事故隐患消灭在平时,消灭在萌芽状态。认识不可谓不高,要求也切中要害,问题在于,我们从来不缺少应对安全隐患的认识与要求,如果这种认识和要求不真正落实到各行政部门的日常执法上,如果还是依赖突击检查、集中整治这样的“运动式”执法,那么我们就很难走出安全事故的“帕金森定律”。



来源:《检察日报》
[第2楼 PID2914] 2012-08-20 19:27 Robot :

行政执法归位才是破除安全隐患的正道 相关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