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防治资料网: 珍爱生命, 积极预防, 拥有健康, 告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 RSS 订阅 | Email 订阅 | QQ群: 161053702

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研究动态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二例报道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二例报道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

[第1楼 PID2255] 2007-09-02 21:01 小舅子 写道: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二例报道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 DRD)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锥体外系疾病,临床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可合并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性反射障碍等症状,并可有腱反射增高,偶有病理征阳性。由于该病少见,容易误诊,现报道两例长期误诊为脑性瘫痪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病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

病例一、患儿陈氏,男6岁,运动迟缓伴行走困难5年。患儿自1岁开始学走路,至两岁可独立行走,但较同龄儿童动作稍笨拙,容易摔交,以后病情缓慢加重,出现行走困难,四肢不灵活,动作缓慢,双手做精细动作不能,如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不能完成。症状在劳累后加重,并有晨轻暮重的特点。两岁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性瘫痪”,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无效。于五岁时,在当地一家医院行“脊髓后根部分切断术”,希望缓解双下肢的肌张力的治疗失败。患儿系足月顺产。查体:神清,智力正常,说话速度慢,呈轻度的面具脸。全身感觉正常,四肢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尤以双下肢明显,肌力均为V级。双手交替动作笨拙、缓慢。行走时身体略前倾,步伐较小,左下肢迈步较右侧困难。双上肢腱反射对称(+) ,双下肢腱反射不对称,左侧较右侧活跃,左侧夏道克征阳性。脑CT扫描未发现明显异常。根据患儿有晨轻暮重的特点,认为有DRD可能,每天予美多巴25mg,一周后复查,症状明显减轻,神经系统查体基本正常。

病例二、患儿张氏,男10岁,行走困难、运动迟缓九年。患儿自七八个月时不能坐立,动作发育较同龄儿童慢,两岁半时在大人的协助下方能缓慢行走。四肢肌肉僵直,各个部位的关节活动均不灵活。站立时向后倾倒,行走时身体前倾。8岁上学,智力尚好,但书写困难速度特慢,近一年来出现双手指痉挛,流涎。其病情在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加重,休息或睡觉后稍减轻,并有晨轻暮重的特点。在当地医院7年前诊断为“脑性瘫痪”, 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无效。患儿系足月顺产。去年5月予安坦 4mg/天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但两个月后症状又基本恢复如前。查体:神清,智力正常,说话速度慢,呈轻度的面具脸,流涎,需不断擦拭。全身感觉正常,四肢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肌力均为V级。双手交替动作笨拙、缓慢。双手掌指关节弯曲,各指间关节伸直,处于肌痉挛状态。站立及坐位时,均不稳,向两边或前后摇晃。行走时身体略前倾,弯腰,行走困难。四肢腱反射对称(++) ,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脑CT扫描未发现明显异常。根据患儿有晨轻暮重的特点,认为有DRD可能,每天予美多巴31.25mg,l月后复查,症状明显减轻,神经系统查体基本正常。现已能正常行走及书写。

讨论:DRD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遗传性锥体外系疾病,遗传分析认为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不全,有报道其患病率为1/2000000。1993年,Nagaard等将DRD基因定位于14q32.1。该病起病较早,从婴儿期到12岁均可发病。许多患儿首先表现为足部的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行走困难,运动迟缓。多数患者症状每日内有波动,晨轻暮重,休息或睡觉后减轻。病情进展缓慢,对小剂量的左旋多巴反应良好。神经系统查体可见肢体或躯干肌张力异常,可呈齿轮样或铅管样强直,腱反射增高,可伴有病理征阳性[1,2]。因此,对于婴幼儿和儿童的步态异常,伴有肌张力异常的,应想到有DRD的可能。本文所报道的第一例除有锥体外体征外,尚合并有左下肢的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脑性瘫痪。本文报道的两例DRD的确诊主要是靠该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症状有昼夜波动的特点,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DRD病人对左旋多巴的良好反应,微量的左旋多巴即能产生持久的疗效。其次,DRD的患儿肌力基本正常,脑部影像学检查正常,可与脑性瘫痪鉴别。除此以外,尚要和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和少年型帕金森病相鉴别[3,4 ]。前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症状一日内无波动、对左旋多巴无疗效以及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与DRD鉴别不难。但后者有时与DRD鉴别比较困难。尽管,在病理上两者有明显区别,DRD病人黑质色素细胞数量正常,且无Lewy体,但在临床上鉴别却不易。DRD的患者起病相对较早,较明显的症状波动,病情进展很慢,对低剂量的左旋多巴长期有效,少见左旋多巴长期使用的副作用等特点可与后者鉴别。
[第2楼 PID2255] 2012-08-20 19:27 Robot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二例报道 相关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