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防治资料网: 珍爱生命, 积极预防, 拥有健康, 告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 | RSS 订阅 | Email 订阅 | QQ群: 161053702

当前页面: 帕金森 Parkinsonism 论坛 » 帕金森 parkinsonism, diagnose, 诊断与治疗 » 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几个误区

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几个误区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

[第1楼 PID874] 2007-06-10 15:24 少林 写道:

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几个误区

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一种叫黑质的神经元坏死,使黑质神经元生产的多巴胺物质减少,从而表现为肢体不自主抖动、肌肉僵硬和动作缓慢等三大症状。帕金森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见,病情呈缓慢加重,目前所有治疗都不能彻底根治,但如能合理治疗,纠正以下几个误区,病人可长期控制症状。
一、吃药时期误区
帕金森病病人吃药是为了控制症状,而不是根治帕金森病。该病不是吃几个疗程药后症状缓解就可停吃,而是如果一旦吃上,需要终身吃药。目前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4~6年,随着吃药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低,剂量越来越大。长期吃药后会出现肢体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和药效作用来去无踪的副作用。因此,我们应尽量推迟吃药时期。但如果帕金森病症状明显,应该及时吃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药物选择误区
有的病人一开始吃药就选择效果最明显的多巴胺制剂,如美多巴和息宁,该类药物效果明显,但使副作用提早出现。因此,对年龄较轻的早期病人,应选择多巴胺激动剂,如协良行和泰舒达等,该类药物效果虽然欠佳,副作用明显,但可推迟多巴类药物副作用出现;对年龄较大的早期病人,可应用多巴类药物。随着病情发展,需要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因此吃药需要做到“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即剂量尽可能小,长期规律地服用,能达到80%左右效果即可。
三、外科治疗选择误区
到中晚期,吃药效果不理想,即使药量加大,药物疗效也不满意,症状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或药物副作用较大,应考虑用外科治疗。在早期,症状较轻,吃药效果又好,不需要手术;在很晚期,即使手术,效果也不理想。脑起搏器是近三、四十年来帕金森病治疗上的最大进展,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在脑内神经核团植入电极,把脉冲发生器埋藏在胸部皮下,脉冲发生器发出电刺激,通过皮下导线,传到脑内电极,抑制不正常的神经放电,使其改邪归正,消除症状。目前全球有数以万计的帕金森病病人接受了脑起搏器治疗。
四、脑起搏器认识的误区
脑起搏器治疗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刺激参数可通过体外电脑程控,疗效持久。对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病人可双侧同时手术,一次手术解决所有症状。脑起搏器治疗不破坏脑组织,手术十分安全,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调节治疗,也不影响今后新的方法治疗,不足之处是费用较高,起搏器电池耗完后需要更换脉冲发生器。脑起搏器也只能控制症状,虽然动物实验证实脑起搏器能延缓帕金森病病情进展,但临床上这方面的作用还有待于证实。
五、药物和脑起搏器对立认识的误区
两者治疗互不对立,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手术也并不为了不吃药。因为在中晚期,即使加大药物剂量,疗效持续时间也很短,效果有限,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无药性作用状态,而起搏器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病人的无药性作用时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吃药剂量。因此,对中晚期帕金森病病人最佳的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多巴胺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第2楼 PID874] 2012-08-20 19:27 Robot :

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几个误区 相关

发表新主题   回复此主题